思萱媽媽今年54歲,每次搭公車要下車都跟在別人後面,幾回因為沒人下車,就坐過了站,只好走路回去。媽媽第一次用悠遊卡,不知道要對準中央的四色標誌,往灰階的螢幕一放,機器沒反應,她怕別人以為她不付錢,不知道怎麼辦。司機忽然天外飛來一筆:「下面啦!妳大陸來的喔?」

思萱說起這件事,好氣又好笑,但這個輕描淡寫的故事背後,是中年的媽媽被「台灣人」切割了。換作小學生不會用悠遊卡,司機應該不會說「妳大陸來的」吧?

中國毒奶粉爆發之際,在台灣賣麵包的麥韋唐曾遇到路人警告:「你們還跟她買麵包,她是大陸人,小心她毒死你!」面對這種不友善的攻擊,她當場發怒。但客人一句無意「你大陸來的喔」,也一樣讓她覺得「好像我賣給他的麵包有毒」。

X

「妳大陸來的喔」這句話常有人拿來問我媽,尤其是找工作的時候,有時候會換成:「妳不是台灣人吧?」我媽是印尼華僑,但從來不說自己是印尼華僑,而說是香港人、客家人或華僑,特別小心「不要」提到印尼,也強調自己不是大陸人。但連新住民都知道要跟陸配切割,這樣真的好嗎?

來自緬甸的盧媽媽買衣服回老家,店員喜歡問「要去哪裡玩啊」,她也只是順著對方,說是去泰國玩。這種應酬對話,是因為回答的人不敢說太多,台灣人對自己所來的地方又只有單一「貧窮」、「落後」的標籤,就乾脆選擇一個大家熟悉、說起來也不算太遠的鄰居國家。

無論是我媽還是盧媽媽,大家都這麼隱瞞了幾十年,也多虧大家對這些東南亞的無知,還真的沒人戳破謊言。在新住民占多數的村子裡面,最難融入的往往也不是越南、印尼、泰國來的女人,南洋姊妹知道自己是外國人,來台灣就是要入境隨俗,聽不懂也只能笑笑,但中國女性懂普通話,知道言語裡面的機鋒暗箭,要裝傻還沒有機會。

二十年前,我家附近第一家便利商店開幕,媽媽也去湊熱鬧,當時店長笑咪咪接待每個進門的顧客,自我介紹兼認識附近鄰居,我媽還沒說話,旁邊一個老太太說:「她是印尼來的!」在當時的情境和口氣,這絕對不是一句友善的話,而是先發制人聲明對方「不是台灣人」。對這些人來說,你從哪裡來,他們當耳邊風,說了轉眼就忘,忘了也沒關係,大家做好鄰居就好,但不知為何偏偏又愛問。這些人有時也知道你不是大陸來的,但就是要叫你大陸妹,因為大陸妹對他們來說,等於「不是台灣人」的稱呼。

X

電影《東京未婚妻》當中,女主角到東京參加朋友聚會,朋友特地幫她介紹同樣講法語的女孩,陌生的兩人一說話,對方就開口:

「你比利時來的喔?」

「對啊你怎麼知道?」

「一聽就知道。我從巴黎來,你哪裡來的?」

「比利時。」

「喔對。」

這種語言慣性,讓對方因為來自巴黎的優勢(巴黎的法文才是正統的法文?),不小心暴露出自己的偏見,剛剛才說過的話,竟然馬上就忘記,可見對方一點也不想認識女主角。兩個語言相通的人做不了朋友,證明了最難跨越的往往不是語言的距離,而是自己畫下的那條界線。許多印尼和菲律賓來的朋友其實英文都不錯,中文也能通,倒是我們要問「你從哪裡來的」之前,已經會說印尼文、泰文、越南文的「你好」了嗎?

「你從哪裡來的?」不管是東南亞、台灣還是其他任何我們不一定懂得語言的國家,如果有時間、有心情,好好傾聽對方的身世,用不帶歧視的眼光認識眼前這個人,這句問候可以彼此拉近的距離,就算不是異國,是來自不同的村子或縣市,一樣有很多可以聊的。但這跟「吃飽沒」畢竟是不同層次的問題,如果只想畫清界線,又還沒準備好了解對方複雜的文化,多想兩秒鐘,你可以選擇不要問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陸配 移民
    全站熱搜

    陳又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