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0926a  

眼前的世界正在進行大規模的移民,近未來將是個移民的世代,移民的成長也將漸漸取代傳統的成長。移民書寫總脫離不了戰亂、流離、異國夢與文化認同等既有印象。《少女忽必烈》(印刻)作者陳又津的新作《準台北人》,以及愛爾蘭作家柯姆.托賓的小說《布魯克林》,分別以兩種筆鋒,書寫了兩個世代、兩種文化的移民成長。

新台灣人的身世記憶

《準台北人》的書名,彷彿開了白先勇一個小玩笑,但是陳又津的成長和白先勇的世代竟也有著奇異的重疊。陳又津或許是最年輕的「外省第二代」。她的父親21歲時從大陸來到台灣,從此踏上不歸路;她的母親是印尼華僑,小時候聽聞恐怖的「930」排華事件,為了尋求安定的生活毅然離鄉,把未來全賭在台灣這塊土地。

她父母的婚姻是典型的榮民娶外籍新娘。兩人在這塊「異地」打拚,必然有著認同的問題;但是在成長中女孩的眼裡,父母的認同疑惑竟然妙趣橫生。父親會開電視看華視的國劇,然後在夜市用閩南語賣起家鄉口味的鹹光餅;母親來自印尼,仍是一副華人面孔,去菜場買菜卻被聽不懂的台語招呼。她的成長夾雜著福州語、印尼語、客家語、國語與英語;彼此彷彿都聽不太懂對方的語言,而母親對她的期待之一,就是說一口正統的「國語」。

語言的複雜,時空的並置,文化的混種,世代的差異,並沒有為成長帶來困惑。陳又津筆下是一段歡欣鼓舞的成長過程。她出生的三重離台北都心僅隔一條河,卻彷彿是另一個時空。當台北已經轉變成另外一個世界,「準台北」三重正在變化中。相對於上一個經濟起飛/轉型的世代,陳又津成長在都更/網路/物價上漲的年代。很多人很多事物都在迅速的移動中失去了、不見了,包括57歲才生下她的父親。父親生前常忙到深夜,很少和她碰到面,家裡卻堆滿了父親從外面撿回來的「破爛」──一種舊世代的價值觀,完全不符合拋棄式商品年代的標準。但是這位和時代脫鉤的父親卻幽靈般占據了《準台北人》的每一處。或許陳又津的父親,才是本書中的「準台北人」。

《準台北人》的成長記憶讓我聯想起台灣新電影時期的創作,父親的形象彷彿《搭錯車》中的孫越叔叔;但是台灣新電影已經過了1/4世紀,竟然也可以成為一個29歲年輕女作家類似的記憶。《準台北人》是一種另類的台灣歷史書寫。陳又津如同父親撿破爛般地拾回了她非傳統的成長回憶──那些在環境遷徙中逝去的鄉愁,和一個嶄新的移民新世代。

愛爾蘭少女的美國際遇

時空往前推60年,得獎無數的愛爾蘭同志作家托賓的《布魯克林》,寫出了完全不一樣的移民故事。遙遠的50年代,正是第一部描寫華裔移民、充滿異國情調的暢銷書《花鼓歌》面市的時代,當時「排華法案」剛被廢止,「郵寄新娘」開始湧入舊金山唐人街。《布魯克林》捨棄了移民故事中常見的誇張成分,而以含蓄寫實的敘述,描寫一個生活面臨困境的愛爾蘭少女艾莉絲,遠渡重洋來到紐約,開始新的生活。

50年代的美國是世界的中心,每個人的築夢之地。艾莉絲父親去世,兄長都在英國工作,她總認為自己會和母親在家鄉生活一輩子。但是愛爾蘭經濟蕭條,命運把她送上了顛簸的油輪,帶往了另一個「異地」,接觸完全不一樣的生活。她也會想家,會覺得不習慣,覺得在美國賣場賣絲襪很無聊。大城市裡各個種族社區壁壘分明,各有各的傳統,她必須改變自己吃義大利麵的方式,以及穿泳衣的習慣……。異地生活讓她成長改變,最後她面臨了抉擇:她應該回家鄉,還是留在美國?她要選擇擁有自己的事業,還是嫁作人婦,一輩子賢妻良母?

《布魯克林》的情節寫實,文字細膩。故事中的移民生活處處可見作者的天主教/愛爾蘭傳統。托賓身為男性同志作家,卻總是把女性角色放在故事的中心,如同本書中兼具勇敢與柔弱的艾莉絲。一般美國移民故事總把美國夢視為理所當然,即使歷經挫折,移民美國永遠是最終目標。《布魯克林》反轉了這份迷思,以更真實人性的角度,思考美國式自由,美國式契機,美國式幸福,以及美國夢。(中國時報)

 

原文網址
http://ctopenbook.tw/2015/09/26/%E6%88%91%E7%9A%84%E7%A7%BB%E6%B0%91%E5%B0%91%E5%A5%B3%E6%99%82%E4%BB%A3/

arrow
arrow

    陳又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