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陳又津
不管是讀者、編輯、行銷,其實都想問:「推薦人到底有沒有看過書稿?」
我曾經遵循大澤在昌的建議,有約必寫。等到新書出版的時候,第一時間檢查自己跟誰並列──這種感覺難道就是虛榮?至於本文早就讀過了,故事情節大概都知道,現在反而有時間細讀誰的推薦寫得好,琢磨下次怎麼切入。
從前作為讀者的自己,只要翻到本文就好了,無視推薦也沒差。有些推薦文只是把故事重講一次,像論文摘要,有的導讀則說這本書像某幾本經典,這種方式省力,但如果永遠只提那幾本,久了就像停止更新的軟體,凸顯最近沒讀書的破綻。
我什麼事情都覺得有意思,不推薦的書幾乎沒有。舉例來說,雖然有的書造勢盛大,讀完以後有點失望,但又覺得地才很好,地才教我的,比天才更多。地才敢說自己也不清楚的故事,這不也是一種好奇心嗎?沒想清楚就下筆,也不必全盤推翻,重新安排分場,內容稍微調整就好了。──這是我近期聽到最勵志的話了。
也有推薦人說:「常看到我推薦的人以為我很喜歡推薦,但我拒絕推薦的更多,只是書上不會寫我拒絕啊。」
這樣寫了一年發現,掛名推薦也好,專文作序也罷,讀一本書至少要三個工作天,寫一篇兩字上下的文章,也要三天,合起來就是一週,一字1-3元就算連拿到的贈書都賣掉,也很難支付這個禮拜的生活費。出版社的行銷費往往也只有幾千塊,要邀稿還要發宣傳品設計,也很難付出更高的代價。如果一個月下來推薦兩本,再加上其他約稿和專題企劃,很容易陷入無法專注寫書的惡性循環。
說到底,推薦文到底有沒有用?或許這才是出版人最關心的問題。
「如果你今年只讀一本書──」這種會激怒讀者的推薦,勸你最好不要,因為這句話很明顯覺得讀者沒有判斷能力,而且會讀書的人,通常是十本和零本的差異,沒人只買一本的啦。
但如果多找幾個人推薦,能夠多說服一個讀者,編輯和設計只好多花一些力氣在反正也要裁掉的書腰紙,希望這些努力值得。儘管大家都很清楚,推薦和書腰都不是重點,但現在已經到了連一個讀者都不能失去的境地。
有時候,問人怎麼遇到我的書,有人說在書店偶然翻到,有人是朋友推薦,也有幾個,是看了大叔的推薦序,這時候我深深感覺到,我預支了別人的讀者。推薦人確實擔負幫讀者發現新世界的責任。我要做的,就是把第一本書累積的信任,轉移到下一本,下一本再滾到下下一本──聽起來好像銀行複利一樣,總之,我現在明白背負房貸的心情了。
因為預支的好運和善意,我才得以開始。出來混,總是要還的。只是別讓貸款壓垮了,如果連本金都沒有,那真的會破產喔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