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社會大學的學生大多都退休了,年紀比我大了兩倍有餘,不然也都在工作,到底能教這些長輩什麼呢,我自己也很懷疑。但就跟接案一樣,按照「閱讀、寫作、發表」的順序來吧。不然連講三個小時的課,實在不夠應付十八堂課。發下有趣的閱讀材料,再來寫作(雖然覺得這樣拿鐘點費也太混,但我覺得交代回家作業,下一堂就不會有人來了),最後是朗讀分享。

但我受夠了學校作文教育,平常寫作也根本不用稿紙,稿紙帶是帶了,但我帶了更多A4廢紙,在不重要的紙上寫作,寫壞了也沒關係,我們這輩子已經面對太多評論,不需要特地來接受讚美或批評。反正在文學這個地方,一直就只有自己一個人,赤手空拳跟這個野蠻的世界戰鬥。

「最近的土地公廟在哪?」同學A住永和十多年,寫她被人問倒了,帶著問路女子去找里長太太,更令人驚訝的是,里長太太也不知道,短短的故事收在誰也不知道,這麼簡單的事成了都市傳說。同學B說:「用Google地圖不就可以查了嗎?」果然,打開手機就有,同學和那名女子根本不用大費周章。問B怎麼會知道,難道常常在找土地公廟,跟進香團繞境祈福?B說:「我是基督徒。」

有同學不用上課,常常在自家店裡聽人說故事,他在美國小鎮賣冰淇淋,分析喜歡不同口味的客人有不同的個性,十多年的經驗下來,幾乎要讓人以為是《深夜食堂》的老闆。有人跑了馬拉松,發現自己的寫作可以感動別人。有人寫到在醫院復健,看著湖畔只想連人帶輪椅衝進去──更多的,是沒有解決的問題。

寫到親人,這群大多為人父母、祖父母的學生,忽然變回那個小男孩、小女孩,要獨自面對父母的無理暴怒,要處理親人的驟然離世,要拆解即將到來的未爆彈。朗讀之後,同學各自分享喜歡的句子和段落,但更多的時候,朗讀後的安靜像是無聲的擁抱,惦記的人,下課便走在一起。有人寫得慢,幾乎想放棄,又捨不得花下去的學費,所以當天寫不完,下週上課前自己跑到圖書館補完,從此就算沒功課,還是自動到圖書館去報到。

聽到大家的媽媽越來越壞,有的不煮飯不洗碗跑去標會,有的作勢唸孩子的英文課本,卻總是停留在前幾頁,原來那個年代也有不少叛逆婦女,只是孩子不敢講,那時代歌頌的媽媽都是溫柔嫻淑的活標本,然後家裡的媽媽叨唸怨嘆一輩子:「我為了你犧牲一切,都是你的錯。」

那些孩子帶著愧疚長大了,但你們都是好孩子,過去沒人向你們說的話,現在還有機會透過寫作來說。你們都是好孩子,但我想不用我說,你們也會知道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社會大學 永和社大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陳又津 的頭像
    陳又津

    陳又津|創意寫作、臺灣文學、亞洲研究

    陳又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