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最近接了一個案子,老闆說錢沒問題,但我不知道費用怎麼開?」
文字工作者O傳訊息問我。
「算時薪啊。」
這種問題問我就對了。
新手上路,剛開始不知道寫一篇文章、採訪稿要多少時間──但我可是專業的!而且常常接到很趕的稿子,一個小時寫個八百字,放著隔天修一修,交出去就好了。在文字這個市場,除了編輯,很少碰到改稿專業的上司,因為雇主常常是半路出家,改稿只為了「證明我是老闆」,很少判斷得出稿子好壞,問他上次產出的文字,大概是聯考作文吧。但我最近快要遇到厲害的編輯了,到時候再跟大家報告被改稿的心得。
回歸正題,不缺錢又願意付錢可以說是完美雇主,很接近完美的雇主。
所以,既然你誠心誠意地問了,我就大發慈悲告訴你吧。
以採訪稿來說,行前要閱讀資料,讀書或看電影(如果讀得完)起碼要三天。蒐集網路資料兩天,人家問過的問題不用再問,除非你有把握問出新鮮的回答。出門訪問不是喝咖啡聊天那麼簡單,來回車馬費和餐飲費跑不掉,抓個五百元,通勤時間算兩個小時,訪問進行兩個小時,要花費一天時間。還沒開始寫稿,已經做了六天的工。
寫稿,確實有寫一句刪半句、走三步退兩步的寫法,但我傾向村上春樹在《1Q84》提及的工作方式,寫二十五分鐘,休息五分鐘,再寫二十五分鐘,休息五分鐘,第四回工作後,進入長休息二十五分鐘。然後循環。這種工作方式叫番茄鐘──手機應用程式還會模擬秒針的聲音,所以不用你說,身邊的人都知道你在工作還是休息,算是一種宣告。其實大家也不用這麼偏執,村上龍的工作心法是,為了趕快出去玩,必須快點把工作做完。但出去玩又是另一個工程──對不起,我真的很偏執。
好了,我們詳細編列七天預算,雇主一定會認為你灌水浮報帳目,於是進行一個砍預算的動作(「證明我是老闆!」),我們不囉嗦,立刻壓縮品質,書別買了,看看網路書店的介紹就好,跟受訪者不要碰面,電話訪問更快,需要照片叫受訪者自己提供,寫完也別修,直接交出去。──以為兩千元可以買到一篇採訪稿的雇主,頂多得到這個。
從前從前,聽說進公司有員工訓練,但到我這個時代,報社失去了影響力,媒體幾乎靠著個人意志、眾志成城。作為文字工作者,戲棚下站久了是你的,但雇主呢?除了那些成功學的書,沒人告訴他們怎樣的文字是好的,以為那是國文老師的責任,也沒人告訴他們要怎麼當個老闆,除非老闆主管自己下海,否則再也沒機會讀書。
是的,雇主的教育不能等,工人要進行雇主訓練的時代來了。
*
就算是晚餐時間,少女們也不會乖乖吃正餐,因為下午茶的氣氛比較適合姊妹聊天,所以我跟採訪的學妹點了兩杯飲料和一個鬆餅,無視周圍義大利麵和焗烤的香味,展開這次的訪談。
「吃這麼好。」
沒有語助詞,沒有猶豫,一個國小男生站在我們桌邊,發出這句評語。
白色上衣,藍格領子加上藍色短褲,戴著深度眼鏡的小學男生散發不容質疑的氣場,評點隔壁桌客人的鬆餅──雖然明明是稱讚,但覺得哪裡不對勁。三重的小學生都這樣嗎?
我們瞬間停頓,等小男生走了,我說,「我們不認識他吧?」
「之前有小孩叫我媽媽。」學妹說,「還好後來他發現認錯了。」
看著小男生的背影,我覺得這套制服看起來很眼熟,想起來了,不愧是我的學弟。不知道我國小有沒有做過這種驚人發言,完美融合評論與裝熟的姿態。
「最後,分享一句話給學弟妹吧。」採訪的學妹說。
某次跟過去的同事和老闆聚餐,總編L笑說:「現在開始擔任社會賢達的角色了嗎?」現在我終於懂了這句話什麼意思,臨別贈言讓我陷入長考,盡力不要坐進一個確定的位置,那顯得非常無趣。但如果有什麼非分享不可的,那就是,作為文字工作者,我們吃過的虧,別再讓後面的人吃了。
「比熱情更重要的,是教育雇主的責任。」
你試試看,在鏡頭前面很難完整唸出這句話,不咬到舌頭,但我實在想不到更好的贈言。江湖險惡,走上文字這條路無疑都有熱情,但很快就會被不公的對待損耗殆盡。反正我盡力配合,雖然take三四次,但採訪的學妹終於可以收工。想不到要結帳的時候,我隨口問:「咖啡和點心是報帳吧?」
「其實我不知道~~」
「什麼?!你稿費根本就不夠付~難道你稿費很高?」
「一千字六百元。」
「o.6根本就不合理!請你反應上去,立刻去教育學校!」
「我知道很低,但這份工作可以接觸學長姊~」
「就是這種自我剝削,文字工才會這麼慘。」
沒想到我的贈言馬上就用到,但是一秒就暴怒是怎樣?採訪是專業,低薪是一回事,但用「拓展視野」這種理由來消費年輕人,很抱歉,我不能接受。
後來有公部門工作的朋友說明:訪談非「自創」,無法適用稿費,只能作為「編校」,因此每字0.6元。比較合理的作法是時薪計算,費用通常差一倍,但至少可以支付餐點和交通費。
我這才見識到制度落後,當薪資凍漲、實習無酬變成常態,體貼的計畫主持人和研究助理可以把制度放兩旁,守護工人應有的權力。但如果大家都是新手,忙於應付作品的要求,很容易就忘了自己。台上一分鐘,台下十年功,等到有一天,大家終於看到作品,終於付給作品報酬,卻忘了作者吃了十年的土。